傳統刻面寶石的理論及實踐加工
寶玉石的加工主要可以分為凸面型、刻面型、珠型、異型、手鐲、雕刻件等款式,其中刻面型寶石以其璀璨的閃光、精致的打磨被廣泛的用在戒指、吊墜、耳墜等飾品上。
(本文由廣州卓的寶玉石機械有限公司 公司網站www.5ishe.net 整理編輯,部份圖片摘自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本文旨在推廣寶玉石加工知識,歡迎廣大寶玉石加工愛好者轉載,轉載時請保留本公司版權信息。)
刻面型寶石起源于歐洲,一直是歐洲首飾中最重要的類型,主要適用于具透明、顏色鮮艷、光澤高等特性的寶石,以體現寶石美的品質。
所謂寶石的研磨原理即是利用各類寶石加工機械通過不同的角度和層次的幾何轉換,按規定的步驟打磨和拋光,來實現寶石粗坯的精細加工,從而得到璀璨富有光學美感的成品。
一、常見的款式:
(1)鉆石式:冠部三層,亭部兩層,
根據腰邊又可分為:
圓鉆、橢圓、桿欄、梨式、心式、半桿欄式、三角式
(2)玫瑰式:只有冠部。
(3)階梯式:有正方形、長方形,只是充分展示寶石的色美。
(4)混合式:
二、刻面加工用到機械設備及工具:
(1)切割設備:卓的開料機
(3)刻面研磨拋光設備:卓的調速角度機
三、刻面型寶石加工工序:
出胚→上桿→圈型→正面刻面研磨→正面刻面拋光→翻粘寶石→背面研磨→背面拋光→拆膠清洗
(1)預型出胚:切割、沖坯。坯料的比例按成品琢型的比例估計,各部分要留有充足的加工余料。
(2)上桿:將坯料臺面細磨,粘膠上桿,在對準器上校正寶石。
(3)圈型:手持寶石粘桿,在細磨盤上將寶石腰部打磨成形。
(4)正面刻面研磨及拋光:
A、若用機械手加工,直接將磨頭上的指針調整到所磨的斜刻面角度位置,按順序研磨冠部各組刻面。
B、若用八角手加工,去掉45°塊,將寶石粘桿裝卡在八角手夾具前端,用量角器測定粘桿軸線與磨盤面夾角,使之成為所磨刻面角度的余角,按順序研磨各組刻面。
(5)翻粘寶石:將寶石從粘桿上取下,翻轉寶石重新粘接上桿。為了確保精度,宜在粘接架上進行
(6)背面刻面研磨及拋光:
A、若用機械手加工,直接將磨頭上的指針調整到所磨的斜刻面角度位置,按順序研磨冠部各組刻面。
B、若用八角手加工,去掉45°塊,將寶石粘桿裝卡在八角手夾具前端,用量角器測定粘桿軸線與磨盤面夾角,使之成為所磨刻面角度的余角,按順序研磨各組刻面。
(7)拆膠清洗:將加工好的寶石從粘桿上卸下,宜先稍加熱粘膠再拆開,切勿硬掰,以免寶石破損。 將寶石放入清洗液如酒清中浸泡,溶解去掉殘膠,洗凈寶石。
四、刻面加工實踐
挑選出了5顆不同顏色的寶石原石,深紅和橄欖綠色的是石榴石,然后是紅碧璽海藍寶和磷灰石,每顆原石大概重5到6克拉,因為是試機,隨便挑了幾顆,每顆內部裂紋都很多。
圖01
刻面寶石的加工需要很多的工序,主要的幾道工序有,開料-沖胚-粘膠-圈形-研磨-拋光 ,我會在每張圖片后一一介紹每道工序的流程。因為原石不是很大,我直接跳過了開料這一工序 ,沖胚——直接把一顆海藍寶原石放在一個比較粗的磨盤上進行沖胚,磨出一個大概的形狀。
圖02
大概磨出了一個輪廓,幾顆都是梨形形狀。有了大概形狀的寶石一般都稱之為石胚!(注:本例為單件加工,所以采用了純手工加工,如果批量生產,可以用無級調速成型機直接預型,尺寸形狀等都會比較統一)
圖03
粘膠——利用粘膠把石胚粘在粘桿上
圖04
粘好的石胚從左到右分別是海藍寶、磷灰石、紅石榴石、紅碧璽、綠石榴石。
圖05
檢查一下是不是已經把石胚的粘正了,如果粘歪了打磨時不但對原料造成巨大浪費而且還會導致成品的變形。
圖06
圈形——把石胚圍成需要的尺寸,以下是手工圈形。也可以用圈形機進行圈形,如果用圈形機圈形的話一般都是沖胚好了之后先圈形再粘膠,而手工圈形的話則是先粘膠再圈形
圖07
幾顆已經圈好的寶石,是不是已經有了很標準的輪廓。
圖08
研磨當中的臺面研磨——用專用的工具把寶石的冠部臺面磨平,研磨過程都要在磨盤上滴水,不然石頭會因為發熱而崩裂。
圖09
粗糙的臺面已經有了很平整的一個平面,之后再用顆粒很細的磨盤再磨一下臺面,讓其表面更加細膩均勻從而有力于之后的臺面拋光
圖10
研磨當中的冠部角度刻磨——這道工序也是整個寶石加工流程當中用時最長的一道工序,要先調好整個機械臂架子,才能磨石,往往調機的時間比磨一顆寶石的時間都要長很多,所以調好架子后批量生產那效率就會比較高,反之如果每次只磨一兩顆又要換形狀的話效率就出奇的低,圖中的研磨就是把粘桿卡在“把手”上然后在磨盤上磨出寶石每個刻面的形狀。
國內專門打磨刻面寶石的機器有大致幾種,用得最多的是一種叫做‘八角機’的機器,然后到一種臺灣機械手,還有一種就是圖中的這種
圖11
拋光當中的冠部角度拋光——流程跟角度研磨一樣,只是整個過程不用滴水,而是用上一種專門的鉆石粉涂抹在拋光盤上,然后再進行拋光。已經拋光好的寶石冠部。看是去是不是已經開始有了點光澤。然后把寶石敲下來手工進行臺面的拋光。
圖12
寶石的冠部已經全部加工好
圖13
把冠部朝下粘在粘桿上,開始進行亭部的加工,手工圈圍成錐形。圖為圈好的寶石。
圖14
亭部的角度刻磨和拋光
圖15
拋光結束,只是那顆紅碧璽的渣孔怎么也拋不掉,很多寶石內部是可以允許有些渣孔和紋裂的,但是寶石表面絕對不能有,如果有只能再返工把表面的渣孔磨掉。
圖16
進行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寶石腰棱的拋光。
圖17
大功告成。
圖18